職場是一面鏡子,既能照見社會的發(fā)展,也能照見一代人的心理特點。95后、00后,他們接受的教育資源更好,從小受到父母甚至爺爺奶奶的百般呵護,很多人覺得他們可能是被慣壞的一批小孩,但實際上,深入了解他們在工作中的表現(xiàn)和思考,或許會對他們有所改觀。
下面介紹三個職場故事:
1,加班可以忍,但是毫無意義的團建我是真忍不了!
大余,24歲,本科,程序員;工作地:上海。
我2019年開始工作。最近剛剛換到第二家公司上班,公司是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我做程序員。工作要求很單純,出活就行。
我喜歡寫程序,也擅長做這個。很多需求在別人那里是老大難的事,到了我這兒能夠給出漂亮的解決方案。來了這家公司經(jīng)常加班。我對這個沒什么意見。我本來就是那種別人說的“技術宅”。不加班我也基本在家里鼓搗這些我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但是剛來公司一個月就碰上公司周年團建。我們整個公司去了上海旁邊的民宿,在那兒住了兩天。說實話,我挺受不了團建的。大家一起玩游戲,玩那個叫做never or ever的游戲。
這種游戲就是那種同事之間瘋狂窺探隱私的游戲,對于有的人來說,這種游戲特好玩,能夠很快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我不信奉那一套所謂的年輕人應該有的東西。我覺得凡事要有“界限”,溝通要以“尊重”為前提。另外,在那兩天,我最繃不住的是公司一個部門領導的舉動。他坐在桌子旁邊,舉起右手,說我想喝杯水。立馬有一個同事條件發(fā)射般開心地跳去水臺給他拿水,把水遞到他手上。領導一句謝謝都沒說,接過來就心安理得地喝。我當時心里就一行字——這都什么臭毛病。還好那不是我的直系領導,跟我工作沒什么關系。
這種團建我反而覺得累。我覺得還是踏實上班吧,把手上的工作做得漂亮比什么都強。
2,我從不盲目
路菲,25歲,本科,廣告創(chuàng)意;工作地:北京。
我在一家創(chuàng)意公司工作,一畢業(yè)就來了這兒。我從小成績就特別好,是那種從來沒有讓爸爸媽媽操心的小孩,選擇這家公司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理解。那是第一次受到家人質疑。
這家公司很小,核心成員就那么幾個,架構很精悍。在我大學畢業(yè)的時候,我是有機會進入大公司的。那是我們當時很多同學都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我放棄了。原因很簡單,我想多做事,我想學東西,我覺得太早去大公司里面待著,視野反而會狹窄。在一家活力無限,業(yè)務也足夠優(yōu)秀的小公司,能學到的會更多。
事實證明我當初的判斷沒有錯。4年下來我的成長很快,在行業(yè)里我做出的案子已經(jīng)小有名氣。陸陸續(xù)續(xù)有別的公司來挖我。因為有足夠的工作經(jīng)驗和工作能力支撐,這些找到我的機會都很好。目前在考慮的是兩家公司。一家是超級知名的大公司,一家是新興的國貨公司。兩家給到的工作崗位都在公司營銷部門。這兩家公司最近都有非常大的營銷需求,不管去哪里都能夠繼續(xù)延續(xù)我在營銷創(chuàng)意上的工作積累。
家里人給我的建議非常明確,去大公司。就像他們在我畢業(yè)時給我的意見一樣,大樹下面好乘涼。我覺得看起來大公司的樹更大,其實國貨公司潛力更大,是成材機會更大的樹。我想得很清楚,我肯定會去那家國貨公司。
3,選擇一家優(yōu)質的公司去歷練
云竹,25歲,碩士,傳媒專業(yè),工作地:待定。
我剛剛畢業(yè),即將開始的是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我過去的經(jīng)歷就是不停地讀書。在國內念了大學馬上就去英國留學,本科的學校和碩士的學校都很好,找工作這件事情上學歷幫助很大。
我傾向于做偏溝通的工作,因為我在這方面很擅長。在我最后拿到的這些offer里,最好的兩個offer我覺得一個是醫(yī)療器械銷售的工作,一個是綜藝制作的工作。前一份工作,利潤豐厚,只要完成銷售額,我的待遇能夠讓我在物質上過得非常瀟灑。當然,高薪也意味著高挑戰(zhàn)。說實話,我一點也不害怕挑戰(zhàn),但是我對這個行業(yè)無法產生興趣。
后一份工作待遇上肯定沒有前者好,但是這家公司制作過年輕人特別喜歡的綜藝節(jié)目,還不止是一檔節(jié)目,是很多檔。他們不僅持續(xù)地推出新節(jié)目,每一檔節(jié)目還保持著很正的三觀和很好的質量,豆瓣評分都在7分到9分。我如果進入這家公司,會去做一線的編導工作,從前期構思到中期執(zhí)行再到后期制作,都會涉及。節(jié)目制作是很耗費精力的工作,真的接受這份工作,不比醫(yī)療器械銷售的工作容易。
我喜歡后一份工作。雖然掙得少一些,但是我能看到自己投入的心力給別人帶去價值。跟有意思的人待在一起,腦子不停,想法不斷,快樂中產生的實打實的價值。我更愿意做這樣的工作。
這四個年輕人,有的不盲從、有的要“尊重”、有的敢改變、有的“熱愛至上”,他們的共同點是看重自我,看重價值。他們知道方向,不僅能看到潛伏的危機,還能看到潛伏的虛假和“油膩”。他們的故事不是個例,從一些數(shù)據(jù)來看,他們的故事很具代表性。
根據(jù)智聯(lián)招聘《2021員工激勵機制調研報告》顯示, Z世代職場人就是比“前輩”更看重自己的價值有沒有得到尊重。在被問到“期待的激勵機制”時,43.8%的95后、40.3%的00后選擇“尊重員工價值取向”,而70后、80后、90后選擇該選項的受訪者分別占比35.6%、36.7%、37.4%。從趨勢上看,更年輕的職場人對價值的關注意識就是更強烈了。
另一方面年輕人的“膽子”也更大了。智聯(lián)招聘《2021Z世代職場現(xiàn)狀與趨勢調研報告》顯示,超過7成Z世代年輕人正在或愿意嘗試電商主播等新興職業(yè),明顯超過95前群體。此外,國潮點燃Z世代求職熱情,85.2%的都愿意進入國貨企業(yè)。
新一代的年輕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敢于去行動。當Z世代涌入“液態(tài)職場”,“好工作”、“好雇主”的定義都已經(jīng)發(fā)生轉變。12月18日,智聯(lián)招聘將舉辦“Hi,液態(tài)職場”2021中國年度最佳雇主頒獎盛典,盛典將首次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呈現(xiàn),快來掃碼觀看吧!從雇主到工作,再到職場人,更多關于當代職場的洞察和發(fā)現(xiàn)都會在當天發(fā)布,更有各類優(yōu)秀雇主名單從上萬企業(yè)評選中脫穎而出。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