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嘗試中年轉職跨領域,可不可行?筑招網小編認為,沒有可不可行,只有愿不愿意、承不承受得起成敗的問題。這一切關乎著自己的生存資本和心理資本,分析中年轉職無法行動的3個原因,以及給中年轉職者的3項建議!
?
如果你目前身為中年上班族,不喜歡目前的生活狀態(tài)、上班沒有成就感、無法忍受和討厭的老板或主管共事、不甘心一輩子就這樣做著不上不下的工作、事業(yè)無法兼顧家庭,想要擁有更多可能性,嘗試中年轉職跨領域,可不可行?
?
自己的人生,問別人可不可以?這是假議題。
?
沒有什么可不可行,只有愿不愿意,承不承受得起成敗的問題。
?
而這一切,關乎著自己的生存資本和心理資本。
?
我不知道,大家選擇職涯路徑時,通常感受到的,是向左或向右這種二選一的難題嗎?
?
通常不是的。一般情況下,未來的道路,要不就一片模糊連一條都找不到,要不就是四五六條在那兒條條通羅馬,可能擲硬幣都不夠選,要擲骰子才能做選擇的地步。
?
能夠簡化到兩選一,大概率還是經過專人指點或思考盤點過后的結果。
?
有些人,在你為他做了職涯的調整,又或許替目前卡住現(xiàn)狀做了調試后,會看到對方好像被解穴一般,自己豁然開朗,之后的情緒垃圾、價值觀垃圾,至少明白了該前往何處,一切的路線就順暢很多。
?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況。
?
也有人,在替對方勾勒出想要的生涯狀態(tài),于是共同討論出每一條路線可能產生的優(yōu)點與缺點后,你問他目前比較傾向選擇A路線還是B路線,他會跟你說A路線,于是乎接下來討論執(zhí)行步驟,選A可能要付出什么代價后,他會回你:可是這樣就沒有B的好處了。如果選B呢?可是這樣就得不到A了。
?
每當這時,我就必須面臨兩難的選擇:
?
1.當頭棒喝,指出對方最大的盲區(qū)
2.給對方時間,讓他自己度過這關
?
更大多數(shù)人,是在明白很多道理,但內心時刻糾結時刻釋懷的情況下,度過自己每段職涯的。在職涯咨詢與生涯規(guī)劃的路程上,我想,并不需要過度的美化和神話,仿佛今天找了一位職涯咨詢師,談了幾次,對方就可以保證你日后絕對找得到一個完美工作,在職場上一路順風、人生完滿無缺。
?
如果有任何一位職涯咨詢師或生涯教練對你這樣做保證,那九成九,是言過其實。
?
成年人應該都明白,一個人要改變,要重新定向人生,是多么不簡單。尤其是到了中年,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有了自己一套既定價值觀、又或許,有更多難以割舍的人生角色之后。
?
但如果你有一定的決心和動機、想要拋掉社會、他人、或你套給自己的人設枷鎖,想要過一個至少不后悔的人生,那我有信心,自己能陪你做出一定程度的效果。
?
在咨詢初期,如果有個案遇到卡關,我都會很焦慮,一方面擔心對方得不到實質幫助、一方面擔心自己會被認為沒效,于是會急著再塞給對方更多,每天記掛著要再用什么辦法、逼自己再去問更多人、看更多書……當時的我不明白,有些人,是需要給他時間的。
?
中年轉職無法行動的3個原因
?
如果你現(xiàn)在是屬于頭腦知道,但心里無法下定決心行動者,可能要檢視一下雙腳黏在地面上的原因是什么。
?
1.不想接受世上不會有舒適的代價這件事
?
任何一種選擇都必須付出代價。這大家也都知道,但為什么還是遲遲無法行動?因為你就是會覺得,還有沒有不必這么犧牲、跨度不要這么大的方式可以選?我們總是高估了未知的風險,低估了目前溫水煮青蛙帶給自己的慢性自殺潛在危機。但你是不是忘了,你就是待在舒適圈待得很不舒適,才想跳出啊不是嗎?
?
2.我怕付出代價之后,結果比現(xiàn)在更不理想
?
這可以檢查一下,你所擔憂最壞的狀況會是什么?是經濟報酬?是成就感?還是其他?你想奔赴的方向,如果結果會大到讓你承受不起,那你為何執(zhí)意要去呢?這時就是該修改目標的時候。
?
3.可不可能有魚與熊掌兼得的結果
?
你的魚與熊掌,是必須要先被清楚定義出來的。你想要轉職跨領域的目標/目的,也必須是一開始要盡可能清晰的。假設自己想要追求的是工作的成就感,而現(xiàn)在是薪資報酬不錯但無成就感,在奔向轉職的道路,一開始無法兼得高報酬,是很預期內的事。
?
如果你還是無法下定決心,那只能說:要不是本身真的抗壓力不高,對現(xiàn)實的接受度太低;就是其實你并沒有那么想要成就感。只是在欺騙自己而已。
?
給中年轉職者的3項建議
?
1.生存資本請優(yōu)先考慮
?
中年意味著負擔較重,承受的現(xiàn)實面較多。要轉換職涯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你和你要負責的他/她肚子能不能吃飽的問題。這件事沒有大問題,再來進行下一步。
?
2.凡事考察優(yōu)先級
?
小孩才做選擇,中年人全都要。是的,你可以都想要,但凡事要成一定需要時間。你該問問自己,目前最重要的究竟是做到什么?再循序漸進補齊。當這時,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取舍,恐怕是比了解自己的技能、性格都更加重要的一件事。
?
3.心理資本不可或缺
?
人到中年,技能資歷固然很重要,心理素質也要有意識的提升。看過不少職場人,學歷經歷能力都傲人,但情緒管理和心理素質,好像忘了一起跟上,這是很可惜的。心理素質包含:
?
人情世故的練達度
情緒管理的成熟度
溝通令人舒服程度
看透世情的豁達度
?
其實說穿了,咨詢效果要好,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心理資本的強弱。心理素質夠強,也就意味著動機與決心夠大,動機這么強了,人又不笨,加上好好的盤點、策略與執(zhí)行,要邁開那一步,真的這么難嗎?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