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招網資訊:近期,中國土木和中鐵十五局攜手共建的坦桑尼亞馬古富力大橋邁出重要一步,隨著P35蓋梁澆筑的完成,該橋下部結構得以全部完成,為后續(xù)的架梁和橋面施工打下了堅實基礎。
?
坐落于坦桑尼亞北部姆萬扎省的維多利亞湖中,馬古富力大橋由一座長達3200米的特大橋和相連的1660米引橋組成。這座特大橋共有66個跨度,其中62個跨度橫跨維多利亞湖水域。主橋采用(100+160+160+100)米三塔雙索面矮塔斜拉橋結構,主塔高達18.5米,是非洲在建最長的矮塔斜拉橋,也是當?shù)刂匾膬汝憞H通道。
?
自項目啟動以來,該項目一直秉持著“打造品質工程、建設平安工地”的目標,科學有序地組織施工,積極攻克技術難題。在面對樁基圍堰計算、水中承臺標高提升、斜拉橋監(jiān)控等建設難點時,他們與石家莊鐵道學院和同濟大學緊密合作,展開校企共研,攻克難關,成功完成了護筒直徑和護筒壁厚的變更、水中承臺標高提升等課題。
?
在承臺施工中,為減少施工對維多利亞湖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加快進度,降低成本,他們采用了鋼筋混凝土組合吊箱創(chuàng)新工藝。通過將1200噸的套箱高位拼裝后,用16個千斤頂下放到位,再通過焊接錨固200組600個剪力鍵鋼板,將吊箱懸掛在樁護筒周圍,形成了承受承臺鋼筋混凝土的受力體系,確保了承臺施工的順利進行。
?
主橋橋墩采用了三個板式無收坡空心墩,橫寬31.5米、縱寬9.5米、壁厚2.0米。在施工中,他們采用了三層模板安裝方式,層層加固,確保墩身外觀質量。鑒于當?shù)馗邷靥鞖?,他們智慧地將澆筑時間安排在清晨或夜間氣溫較低時段,采用交錯式前進振搗方式,以確保墩身外觀質量。同時,他們嚴格執(zhí)行了“即定人、定位、定機具”的“三定”制度,并設立專人對模板垂直度、平面位置、模板接縫等進行實時觀察,以確保澆筑安全質量可控。在此期間,他們不僅獲得了2項發(fā)明專利和3項實用新型專利。
?
經過3年多的持續(xù)建設,目前該橋的下部結構已全部完成,主橋連續(xù)梁完成13.45%,引橋架梁完成87%,各項施工正在有序推進。
?
據(jù)悉,馬古富力大橋最初名為維多利亞湖大橋,以時任總統(tǒng)馬古富力的名字命名。建成后,將成為非洲最長的矮塔斜拉橋,對改善當?shù)亟煌顩r、推動周邊地區(qū)社會經濟發(fā)展、提升坦桑尼亞國家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