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面試時說謊,需要承擔被揭穿的風險,就算錄取了,也會造成團隊的不信任。
不過,擁有10年人資經驗的招募經理建議,求職者在回答3種常見的問題時,應該適時隱藏內心真正的想法。
?
3個問題的危險回答方法,以及安全的回答方法,請見下文。
你曾在面試或簡歷上,夸大事實或隱滿真實想法嗎?某建筑人才網在2023年8月針對1900名建筑人才調查,約80%坦承曾經在面試中說謊。
?
從企業(yè)角度來看,當然希望求職者誠實以對,在面試時就建立互信關系。此外,面試者說謊也需要承擔被揭穿的風險,例如:偽造學歷、工作業(yè)績,事后經企業(yè)查證,可能會喪失工作機會,就算錄取了,也會造成團隊的不信任。
?
不過,擁有10年人資經驗筑招網職場導師曾玲建議,求職者在回答以下3個常見的面試問題時,應該適時隱藏內心真正的想法,以增加聘雇機會。
面試問題1:為什么離開上一份工作?
面試問題2:你為什么想要這份工作?
面試問題3:你對自己未來職業(yè)生涯有何看法?
?
面試應避免談到的2件事
1.求職、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挑戰(zhàn)
2.育嬰假、醫(yī)療需求、度假規(guī)劃
?
面試問題1:為什么離開上一份工作?
危險的回答:
我討厭主管的微管理!
領導者不知道轉型方向。
公司薪水太差!
上述是許多求職者的真心話,不過從用人主管的角度,這些原因會令她們擔憂:你可能是個喜歡對所屬企業(yè)發(fā)表負面言論的人。
比較好的回答是,將轉職原因歸咎于個人,向面試單位表達:自己在下個職位想挑戰(zhàn)哪些目標,如果有必要提及前公司的負面狀況,應該盡量簡短、中立且客觀。
安全的答復:
前份工作進展順利,但我想接受更大的考驗。
我離開是因為我跟公司的文化不契合,她們的團隊比較穩(wěn)健,我希望追求更多創(chuàng)新。
原本職務不如自己想像中有趣,我想找到更符合興趣的工作。
?
面試問題2:你為什么想要這份工作?
危險的回答:
因為這份工作薪水比業(yè)界高!
我正在尋找遠距辦公的機會,這樣我就能在家陪伴小孩。
曾玲表示,雖然許多公司會以遠距、彈性工作為招募賣點,但面試官多數希望面試者不只是受到企業(yè)福利的吸引,而是事前做過功課,深入了解公司業(yè)務、認同企業(yè)文化才來晤談。因此,回答應聚焦在「這份工作如何啟發(fā)你的熱情」。
安全的答復:
我對企業(yè)正在打造的新產品感興趣,很想成為其中一員。
公司關注ESG發(fā)展,讓我能在為企業(yè)獲利同時,兼顧可持續(xù)。
?
面試問題3:你對自己未來職業(yè)生涯有何看法?
危險的回答:
未來,我希望攻讀國外研究生。
我想進入電力行業(yè)服務,但沒有相關經驗,所以想先在電力公司、累積人脈和技術。
面試者需要理解,企業(yè)培訓人員的成本很高,所以她們希望聘雇長期留任者。所以回復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相關問題時,應該盡量表達自己愿意與公司共同成長。
另外,請不要透露自己是因為申請某職缺、主管職沒有結果,所以才嘗試新的職務,這會讓面試單位憂心你很快就會離開。
安全的答復:
我希望未來2至3年持續(xù)在該職務耕耘,如果可能的話,想爭取主管職貢獻己力。
面試者應盡量不提及求職挑戰(zhàn)、育嬰假,減少顧慮與質疑
即使在電力行業(yè)有缺工問題,但優(yōu)質工作仍是大家夢寐以求的。想爭取好的工作,曾玲認為,面試者應該重視自己的回答內容,因為一句話就可能成為錄取或落選的關鍵。她建議,面試者盡量避免提及2件事:
?
1.求職、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挑戰(zhàn)
曾玲表示,她曾經聽過求職者侃侃而談:市場景氣有多差、主管難相處、無故被解聘的狀況。此時,招募團隊通常不太會同情求職者,反而會思考她們是否掩蓋事實,或是夸大自己的能力:到底是景氣差,還是你能力不好?是主管不好相處,抑或是你難以溝通?
?
由此可知,抱怨職場環(huán)境,只會讓面試官認為你才是問題的所在,建議面試者多分享跨過挑戰(zhàn)的經驗與成果,以及未來能夠對組織做出哪些貢獻。
?
2.育嬰假、醫(yī)療需求、度假規(guī)劃
理想狀況是,招募過程中,雇主不該因為婚育、年齡、性別而歧視面試者,不過曾玲坦言,求職者很難確保面試官不會受偏見影響而左右判斷,所以建議大家不要主動透露。一般來說,雇主也不能主動在面試階段詢問這些事情。
?
何時該坦承你的計劃?曾玲認為,應該在招募后期,也就是幾乎快拿到工作機會時再向公司說明。比方說:進到面試最后一關,對方明確希望你加入她們,并開始討論待遇、福利時,再提出特殊的安排。企業(yè)不僅會答應,還會盡可能滿足你的需求。
?
最后,曾玲提醒面試者,回答問題時,多從雇主角度思考:公司通常希望招募低風險、工作穩(wěn)定度高且高回報的人才。在面試中,若能展現自己的價值,并減少企業(yè)對于自己能力的擔憂,將大幅提高錄取的機率。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