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24開始工作,在65歲左右退休,我們需工作40年以上的時間,當職場成為日常的風景,總有些事情容易被忽略。重新想起平常但重要的細節(jié),將會為職場生活帶來正面的影響。
?
文章目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愈平常的事,愈容易被忽略
〔一〕工作餐敘:去了尷尬,不去臭俗辣
〔二〕外型衣著:鏡面反射的你,就是別人看見你的樣子
當老板之前,先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工作者
這是于某天通勤下班騎車返家時突然靈光乍現(xiàn)的感悟,原來在職場滾著滾著,竟然也快十年了??!過程中不免有些擦傷,卻也獲得不少經驗值。
?
比起在學時就開始打工的朋友們,我算是較晚才正式進入職場,為了因應未來職場瞬息萬變,除了年資的增長,能力也必須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如同股神巴菲特的雪球理論,透過夠長的時間與適當?shù)耐顿Y產品就能獲得復利的結果。
?
若將這個理論運用在職場上,也絲毫沒有違和感,只要你愿意在職場的每一個十字路口,做出能夠讓自己成長的選擇,你只會愈來愈強大。
?
這段工作時間,懷抱著大學剛畢業(yè)的熱情嘗試了本業(yè)的醫(yī)療管理領域,接著于在職完成碩士學位后毅然決然跳出熟悉的產業(yè)圈,選擇了一條有關創(chuàng)業(yè)基地推廣的全新道路,及受疫情影響返臺后居然成為我最不想要成為的公務員,以工程行政的角色開啟職場旅程的新境界。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職業(yè)種類也許早已超過了俗語說的三百六十行,畢竟在10年前還沒有網紅、數(shù)字營銷、機器人工程、AI工程、數(shù)據(jù)分析等職業(yè)領域,即使有雛形,發(fā)展也尚未純熟。
?
而盡管有其他收入來源的可能,例如:投資工具產生的被動收入,或是成為微博,抖音、技術接項目等兼職自雇,但在還沒有完全達成個人設定的財務自由目標之前,大部分的人,也包括我,都選擇成為受雇者-我們以時間、勞力或腦袋為老板工作來換取酬勞。
?
如此的正職工作,不論公司規(guī)模大小,員工都不需要首當其沖面對大環(huán)境的威脅,穩(wěn)定地定期收獲薪資,排除工作中難免遇到人際、溝通、適應、環(huán)境等問題,身為受雇者最大的風險就是-永遠只將自己視為受雇者。
?
愈平常的事,愈容易被忽略
?
食、衣、住、行是與我們最相關的事。
?
關于生活、家庭、當然也離不開職場,隨著我們的年齡、所在的場景、所處的階段,喜好與習慣也會隨之變換,能分享的內容太多,本文情境設定優(yōu)先以自己最熟悉的辦公室作為主軸。
不論你是不是在這樣的產業(yè)里奮斗,都鼓勵繼續(xù)看下去,也許會有不謀而合的發(fā)現(xiàn)!
?
〔一〕工作餐敘:去了尷尬,不去臭俗辣
?
進了職場,工作日的午餐時光該不該一起用餐閑聊,還是獨守個人座位追???關于下班后的聚會,你聽不聽得懂同事們的邀約?
?
在每個職場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解讀,我的建議是:
?
新鮮嫩肉:鼓勵多觀察環(huán)境及辦公室人際,不預設立場,盡可能開放性的在不同場合接觸每一位同仁,像是茶水間、影印區(qū)、會議室、工作外場所等,以感官體驗同事們帶給你的感受,請務必切記,千萬別從別人的嘴里認識一個人!
?
半生熟:你可能有自己的一群伙伴,但維持職場和諧及工作效率還是工作首要條件,免不了的聚會盡管不能為感情加溫,至少做到不讓人討厭,不樹立敵人并逐年提升自己在職場的能力與價值。
?
近乎全熟:有一定資歷與熟稔的工作方法,是穩(wěn)定辦公室氛圍的要角,這個階段避免裹足不前,倚老賣老,從新進同仁身上獲取新的養(yǎng)分,而你如何傳承與提攜后輩,將會是個人素養(yǎng)與格調的展現(xiàn)。
?
另外,臨近歲末,各科與處室的尾牙時間接二連三敲定,自從參與過人生第一場職場尾牙,就知道這不只是個單純吃飯的場合,令人雀躍的是抽獎,讓人厭惡的是陪笑敬酒以及各單位必須忙碌一番的串場表演。
?
但與其總是想著要用什么借口逃脫,要如何以禮貌又不失風度地微笑面對,才是我們在這類與長官同事共處的場合必須具備的技能。
〔二〕外型衣著:鏡面反射的你,就是別人看見你的樣子
如果沒有規(guī)定制服,你會穿什么去上班?
?
久違見面聚會,朋友的孩子正處牙牙學語年紀,面對每位詢問今年幾歲的叔叔阿姨沒有一絲不耐煩,臉上還掛著一抹微笑,嘴上說著3,小手也比著示意數(shù)字3的OK手勢。
?
反觀社會總是以年齡來定義該做什么或不該做什么,才會讓年齡是女人的秘密這句話在我心里更顯得無理取鬧,但還是不想向不相干的人輕易透漏。
?
在廈門工作期間,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也深受年齡的固化思想,卻也因此開了眼界。
?
遇見的同事盡管實際年齡比我小得多,但打扮起來卻顯得專業(yè)成熟,少不了襯衫、套裝、首飾與妝容,在我得知年齡時總是哇!哇!驚呼連連,當?shù)胤Q之為著急,意即外表看起來大于實際年紀,而他們卻樂此不疲,我才驚覺之間的差距。
?
我們只顧追求外表怎么看起來年輕,而不是怎樣比較得體。
?
回想總是在上班日翻找衣櫥的自己,鮮少更新治裝,衣柜中的款式以輕便休閑為主,而非以塑造職場形象為第一優(yōu)先,不論年齡與否,進了職場,都應該找到切合自己且適宜的穿著方式,那才是獨特形象的展現(xiàn)。
從現(xiàn)在起,出門前,問問全身鏡中的自己:今天,你想展現(xiàn)怎樣的你?
?
當老板之前,先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工作者
面試時沒有規(guī)定尾牙要為長官演出
開會沒有限制不能穿著輕松T-Shirt
薪水并非全然界定員工價值的工具
?
職場翻滾久了,偶爾倦怠感來襲,不論餐敘或外型,如此看似每天都會遇見的瑣事,是否因為工作時間久了而忽略了其中的重要性?
?
在工作上,若每一件事都以工作職掌范圍或薪資多寡來做無情的理性切割,切斷的不僅是自己的人際關系,也為工作前景徒增荊棘,而事不關己正是對自己最不負責任的方式,不如從中找到能夠點燃工作熱情的因子,讓自己持續(xù)成長茁壯吧!
?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