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業(yè),工時本就常常超標,不論是項目進度、圖紙修改還是現場突發(fā)狀況,員工經常需要加班趕工。然而,工時之外的「隱性加班」卻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微信、釘釘這類即時報訊工具,模糊了工作與生活的界線,讓不少人無法真正下班。
?
近日,一位在建筑設計事務所工作的女子在筑招網發(fā)文,控訴公司濫用微信聯系員工,不尊重下班后的私人時間。她指出,自己為了保護離線權,甚至特地辦理了一個新的手機門號,只在工作時間接收相關信息。然而,某天晚上,她的主管在半夜用微信私訊她處理急件,她選擇隔天上班再處理。沒想到主管竟在早會上當眾指責她:「是不是不想做了?信息為什么早上才回?」
?
更夸張的是,主管還接連指責她「現在年輕人不努力」、「說換號碼就換,面試說得好聽」等言論,讓她感到十分氣憤又無奈。
?
這名女子分享,公司從未提供任何加班費或分紅獎勵,卻時常要求員工在午休、深夜處理突發(fā)業(yè)務。有時清晨還沒刷牙,微信就被叫醒處理施工圖紙;深夜11點被業(yè)務單位標記處理招標文件,甚至在周末也時常被追進度。這些行為,嚴重侵蝕了她的私人時間。
?
她的遭遇引發(fā)了大量網友共鳴,許多人留言表示支持她「趕快離職」并截圖存證舉報。有網友指出:「公司不提供額外補償,卻用威脅語氣要求下班時間工作,這是在剝削」、「建筑行業(yè)本來就高壓,如果連私人時間都不能保障,那根本是在壓榨員工」、「離職就是解脫,建筑人才市場并不缺好工作」。
?
事實上,建筑行業(yè)工作強度高、責任重,本就容易產生過勞情況。設計人員、工地監(jiān)督、項目經理等角色常常面臨突發(fā)問題,但公司不應以此為由無限延伸工作時間。員工也有權利選擇在下班后關掉工作號、拒絕無償加班。
?
此外,用人單位若以微信不讀不回來判斷工作態(tài)度,甚至威脅員工「不想做就滾」,已嚴重違反基本職場尊重原則。勞動者不應因維護自身權利而被貼上「態(tài)度差」、「躺平族」標簽。
?
這件事提醒我們,建筑行業(yè)在追求效率與成果的同時,更應注重人性化管理。合理工時、明確下班界限,是每一位員工應有的底線保障。不論你是施工單位、設計所或項目甲方,只要你尊重員工的時間,他們自然會更有動力投入工作。
?
對于還在猶豫是否「換工作」的建筑從業(yè)者,不妨捫心自問:你的努力是否被看見?你的時間是否被尊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或許,是時候邁出新的一步。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