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業(yè),項目進度緊、現(xiàn)場事務雜,每天的時間似乎都不夠用。很多工程人早上忙開會、中午跑工地、晚上還要看圖紙改方案,但效率卻未必高。問題真的在于“時間太少”嗎?其實更多時候,是精力沒有用在最關鍵的事上。
?
精力管理,正在成為提升職場績效的核心技能。尤其在高強度、高信息密度的建筑工程領域,懂得如何布局一天的精力,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讓自己遠離無效疲勞。筑招網(wǎng)小編將結合《你不是沒時間,而是沒精力!》一書的精華內容,并融入建筑行業(yè)日常,為你拆解高效工程人的精力分配法。
?
一、精力管理的兩大核心原則:主動規(guī)劃、知己知彼
1. 主動規(guī)劃:用好高效時段,做最重要的事
很多工程人有個共同痛點:白天開不完的協(xié)調會、處理不完的微信消息,導致真正需要深度思考的設計審圖或施工方案,總是在疲憊的時候硬撐著做。
其實,最好的做法是主動規(guī)劃自己的高能時間段,把重要任務放在精力最集中的時候,比如早上9點到11點。在這段時間內關閉手機通知、不回群聊,全力投入需要創(chuàng)造力和邏輯思考的工作,比如寫施工組織設計、技術標書或安全技術交底。
一位項目經(jīng)理分享,他每天早上到辦公室的第一小時,從不看微信和郵件,而是用來審核圖紙、思考項目進度節(jié)點。因為他清楚,這段時間精力最好,效率最高。
?
2. 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精力曲線和任務需求
每個人的精力狀態(tài)都有高低起伏,有的人早上精力充沛,有的人則在下午更有思路。精力管理的關鍵在于清楚自己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最順手。
比如,一個工程師發(fā)現(xiàn)自己下午3點到5點最容易犯困,那么這個時段就可以安排一些對精力要求不高的任務,例如統(tǒng)計材料清單、歸檔資料、填報臺賬等。而像繪制復雜的施工節(jié)點圖、編制施工計劃等高精力任務,就應該安排在狀態(tài)較好的時間段。
?
二、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精力分配方案?
1. 記錄一天的時間與精力狀態(tài)
要做好精力管理,第一步是“看見它”。我們建議每位工程人嘗試連續(xù)記錄一周的時間安排和精力感受。例如:
?
通過這樣的記錄,你可以看清哪些時間段最適合做“深度工作”,哪些時間只適合處理瑣碎事務,從而更科學地安排工作內容。
?
2. 給每個任務匹配合適的精力等級
不同的建筑行業(yè)工作內容,對精力的需求也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任務與推薦精力值的匹配建議:
編制施工方案、審圖、技術談判:精力值建議在 8-10分
開會、巡視工地、與班組協(xié)調:6-8分
整理資料、填寫報表、收發(fā)郵件:4-6分
學習新規(guī)范、看課程:根據(jù)難度,7-9分
有些工作還能“提神”。比如一位工程師分享,他雖然精力值只有6分,但只要開始講技術交底,就能因為投入而拉升到8分。反之,有些任務即便精力再好,做起來也會迅速消耗,比如長時間繪圖或修改設計細節(jié)。
?
三、工程人如何優(yōu)化每天的精力分配?
?
1. 建立“生命輪”優(yōu)先級
什么是生命輪?簡單來說,就是你這一階段生活中最重要的幾個領域,如工作、家庭、健康。在建筑行業(yè),很多人“只有工作”,但其實你也需要保留精力給生活,比如陪伴家人、鍛煉身體。
明確當下的優(yōu)先順序,比如“工作 > 健康 > 家人”,就能合理分配精力資源。高優(yōu)先事項安排在精力好的時間段,低優(yōu)先事項用碎片時間處理即可。
?
2. 給自己預留“空白時間”
很多工程人習慣把每天排得滿滿當當,結果突發(fā)事件一多,全盤打亂,還容易疲憊。建議每天留出20%的彈性時間,用來應對現(xiàn)場突發(fā)情況、補救工作延遲,或者只是單純地休息一下。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