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到兩個offer,至少不需要擔心沒工作。但到底同對方講要多長考慮時間、多久回復、之前接受了之前的offer點反悔、如何拒絕其中一個等等,好多事情要考慮。會選,一定要考慮以下幾點。
1. 列出要考慮的條件
兩份工必定有不同條件,試著列舉所有因素再仔細審視,包括前景、興趣、薪金、工作時間、工作環(huán)境等因素。
前景、對個人職業(yè)生涯有多大幫助
工作內(nèi)容、興趣
薪酬待遇
工時
是否適合自己的個性、能力
工作環(huán)境、上司/同事等
公司價值觀與自己是否一致
交通時間
?
2. 做減法:我不想要什么?
試想想A餐是大公司工資高有雙糧,但工作性質(zhì)較悶;B餐是小公司,薪酬較輸蝕,但工作有挑戰(zhàn)性,較多機會學到新事物。兩份工作的條件優(yōu)劣不一,難免十五十六,選A公司的工資,但想到終日做不喜歡的工作,又不甘心。不過,要做好選擇,必定要搞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不適合什么,狠心逼自己做「減法」,將最不看重的因素刪走,留下最關注的因素。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要大公司名氣,選A餐;想要快樂,便去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公司。
3. 工錢重要,未來升值潛力更重要!
若是初入職場,工資絕非最優(yōu)先的考慮因素,好多人驚起薪點低,會影響之后的工資加幅。影響會有﹐但未必如好多人所想的大,大部分公司對應屆畢業(yè)生開的價都不會差太多(除非是專業(yè)工作)。新人應考慮如何令提升個人價值,即你將來可以值多少錢,而不是只關注現(xiàn)時的工作帶來多少錢(兩者都有當然最好,但如果一份工作工資較底,但可以學到的經(jīng)驗及工作知識較多,那比起另一份工資較高但預期學到較少、工作較單一而非專業(yè)的工作,相信大家都知道要選哪一份)。
所以可提升自己的包括工作內(nèi)容、有無上司帶、公司規(guī)模、會學到的行業(yè)知識等等。故一般建議考慮順序應為:
升值空間> 興趣> 薪金
所以要關注以下問題:
涉及的行業(yè)是否可以接受?
是作風守舊的傳統(tǒng)大公司?抑或是急速冒起的小企業(yè)?
當我離開時,我能從這間公司能得到什么?能否提高我的競爭能力?
有哪些東西可以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資源(如人脈關系等)
對于已有數(shù)年工作經(jīng)驗者,人工重要,同時你「做過什么工程項目」都重要,應同時著眼該職位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帶來什么(公司名氣、提升能力等)、行業(yè)大趨勢、能否勝任等。
4. 可否提出要多的時間考慮?
若A公司已提出offer,但較心儀的B公司仍未出offer,又不想斷然拒絕A公司,可向A公司表明感謝及為獲聘感到高興,但坦言自己仍在考慮另一間公司的offer ,希望可給予多一至兩天考慮,千萬不要提奇怪的理由,更不要說「不知怎么選」,這樣只會令人覺得你拿不定主意。而在爭取的時間內(nèi),可打電話A公司詢問有無結(jié)果。
5. 易被忽略的細節(jié):洞悉份工作伏不伏
考慮哪份工好,除了工錢、前景、工作性質(zhì)外,亦別忘了公司文化。外國研究顯示,擁有好同事比起高人工快樂得多。魔鬼在細節(jié),公司文化好或不好,也見于面試時的小細節(jié)中。若你硬是覺得有點不對勁,那份工好極也有限。例如,與未來主管短短數(shù)十分鐘交手過程,便可大概感知他是誠懇易話為、還是雞蛋里挑骨頭的人,若聞到陣伏味,請三思。
當你路過辦公室,亦不妨留意臺面多不多私人物品、有無人吹水上網(wǎng)、辦公室布局如何,若見到未來同事滿臉怨氣、或是過了7點都仍然「座無虛席」,便可略知一二那公司的工作文化。
拒絕的禮貌
最后買好A餐定B餐,亦別忘了禮貌地交代另一間公司,直接向人事部表明得到更好offer便可,切記千萬不要說什么「家里有事」「決定去旅行」之類的理由,別當人家HR傻的好嗎。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