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早會了解當下人力需求
?
由于林林所在的公司在該產業(yè)中規(guī)模算大,因此人才需求量頗高,且各個部門每周的人力需求也會隨時變動,故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跟招聘組的同事們確認本日有哪些崗位仍開缺中以及哪些崗位已經招滿停招。由于人事部有多名面試官,而每位每天都會進行好幾場面試,因此負責安排面試的同事會盡量讓每位面試官去負責不同崗位應聘者的面談,一來是可以盡快幫各部門都招到人,二來也是可以避免面試官們面談到重復崗位的人選,浪費了雙方寶貴的時間。
?
?
?
2. 維護各個人才招聘渠道
?
講白一點其實就是去更新各個公司有在使用的招聘平臺(例如:筑聘網、建筑英才網,中國建筑人才網,一覽英才網...等),一方面是要定期更新目前各崗位仍缺的人才數(shù)量還有確保上面所寫的薪資福利都是最新版,二方面也是要從上面下載應聘者投遞的簡歷,并且即時回答求職者們的各種疑難雜癥。
?
?
?
3. 當日面試簡歷上做筆記
?
一位好的面試官應該要在面試前先閱讀過待會要面談的人選提供的簡歷,這樣才能夠預先藉由上面的文字來初步認識人選,并在接下來的面試中提出更全面的問題,以在短短的半小時內多了解應征者。舉小編的工作習慣為例:面試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針對應征者過往的工作經歷去做提問,但往往你不可能認識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每間建筑公司,因此我在閱讀簡歷時只要有看到不認識的公司名,必定會趕緊上百度搜尋查證,這樣稍晚面試時才能夠顯得有做足事前作業(yè),也能避免自己被居心不良的面試者給唬弄。
?
?
?
4. 開始進行當日多場面試
?
在整理好一切資料后,每位面試官便會各自按照當日面試行程表在指定的時間跟來自世界各地的應征者進行「現(xiàn)場面試」或是「視頻面試」。一開始入行擔任面試官時,小編自己其實也會在對談過程中感到緊張(尤其當應聘者的氣場很強時),但慢慢適應后,我習慣把每場面試當作「認識一位陌生人」的機會,就想像成利用三十分鐘的時間來聽一個人的故事,這樣便會讓自己的工作有趣多嘍!
?
?
?
5. 面試完成后撰寫評估表
?
有面試經驗的你應該都會注意到面試官在與你進行對談時,可能會有抄寫筆記或是拿評分表在不同欄位計分的行為,但這可只是所有面試流程中的一小部分哦!當我們完成一場面試后,回到辦公桌電腦前的第一件事一定是趕緊把剛才所有面談過程中所作的筆記及個人觀察輸入到「人選面試評估表」上面。這張表通常會包含「可量化」及「不可量化」的資訊,前者可能是應聘者的外語能力(可透過檢定考試分數(shù)判定),而后者則可包含抗壓能力(需透過人選針對過往工作經歷描述中得知)之類的訊息。為什么需要撰寫評估表呢?因為若人選有順利通過初步面試的篩選,我們必須把所有與人選有關的資料上交給人事部主管,讓他來評估是否要錄取該員并發(fā)出Job Offer。
?
?
?
6. 與應聘者保持后續(xù)聯(lián)系
?
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發(fā)「Thank you letter」或是「Offer letter」,確實沒錯,因為這也是我們的工作內容之一!但很多時候難免遇到那種「人選非常棒,偏偏公司目前就是沒有開適合該員的職缺」的情況,因此若真是這樣,我們通常會持續(xù)跟人選保持聯(lián)系,并主動告知未來有開缺時必會立刻通知他,而屆時若人選仍在找工作中或是有意跳槽,我們就會重啟招募流程并邀請他再次來面試!會如此「雞婆」是因為:面試官也是會面臨各部門主管給予有關「缺人」的壓力,所以若發(fā)現(xiàn)有不錯的人才,我們通常會想辦法留?。ㄕ袛垼┧模?/span>
?
?
?
7. 下班前匯整每日的數(shù)據(jù)
?
公司規(guī)定每位人事部的面試官每天離開公司前必須將當日面試的數(shù)據(jù)整理成一份Excel 檔案上傳給人事部主管,內容主要包含「本日面試數(shù)量」、「面試通過數(shù)量」、「面試不通過數(shù)量」以及「取消面試數(shù)量」。為什么需要寫這份日報?原因是這樣我們的「人事后勤」同事才能夠分析每個月的相關數(shù)據(jù)(例如:哪個月是求職者的轉職高峰),而我們負責審核績效的同事也能藉由每位面試官當月完成的面試場次總數(shù)來評估其工作效率的得分。
?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