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工程師繪制一混凝土框架結構平面圖繪制時,在結構平面比較規(guī)則簡單時,不必把結構平面的模板、柱墻豎向構件、梁平整法配筋和板配筋分開畫的故事。遺憾的是把結構平面分開表達的畫法目前似乎已經成為結構設計行業(yè)的一個默認的制圖規(guī)則了。下圖是一個門衛(wèi)房的結構平面圖的例子:
設計人把這個簡單的平面分為:模板圖(圖中的板平面布置圖)、框架柱平面布置圖、梁平面布置圖(平整法)、板配筋圖。因為項目簡單,這四個平面實際可以繪制在一張圖里。很顯然,四個平面結構平面完全可以合并為一張結構平面,如下圖:
這張圖和上面的四個平面的圖紙表達的信息一點也不少,而且這些傳達給讀圖人頭腦中的信息相比起來要快的不知道多少倍。讀者可以自己腦補一下,雜談(五)里舉的那個平面200多米長、三層結構的庫房的設計如果按分開的畫法,那15張單人床單就是這樣產生出來的。如何按上圖合并的畫法,可以節(jié)約多少圖紙,可以給讀圖人節(jié)約多少時間就可想而知了,用“細思極恐”這個詞語一點不為過。
我們可以把一張混凝土結構平面施工圖內容劃分為四個相對獨立部分:
(1)結構模板平面圖:表達的是結構平面的構件的定位、斷面尺寸、構件及構件之間的平面關系、標高關系、留洞、埋件等等。
(2)豎向構件包括混凝土柱、混凝土墻平面,畫法主要來源于平整法圖集。
(3)梁平面整體法。對任何從手繪時代過來的工程師,傳統(tǒng)的梁柱詳圖畫法(繪制梁、柱或框架立面及剖面詳圖)對每一位結構工程師來說都是一個噩夢,往往一張平面圖配十幾張框架或梁柱施工詳圖,能把人畫死。九十年代的中后期,柱和梁的平整新制圖法大大減輕了結構工程師的工作量,結構工程師們對原發(fā)明人陳清來先生真是感激不盡。
(4)結構板配筋平面圖,這個大家很清楚,無需多言。不過有時,特別規(guī)則的平面圖,可只畫標準板塊,無需把配筋全部都畫上。
上述的結構平面的四個部分和基礎圖中的樁、獨基(或承臺)、基礎梁等畫法的分開或合并概念并不完全一樣?;A這些構件不是一個構件,只是構件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關系,所以合在一起是為了表達更清楚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但模板圖中的梁、板和配筋圖中的梁板其實是一種構件,只是為了表達清楚,不至于標注尺寸和編號配筋等數字疊在一起打摞摞,所以無奈的分開畫,但當結構平面比較簡單的時候,又為什么一定分開畫呢?如上面的門衛(wèi)房。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