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支持下,裝配式建筑在各大城市開展得如火如荼,從業(yè)人員缺口較大,有很多???、職業(yè)學院、三本學院畢業(yè)的同行們也加入到設計師行列中,其中有不少人從事裝配式建筑深化設計師,也就是所謂的PC深化設計。
這些同行的專業(yè)基礎相對較差,這就導致了設計水平參差不齊。試想,有的設計師甚至看不懂結構施工圖竟然也完成了一個單獨子項的深化設計,當然這是在甲方催圖催得緊的情況下才會發(fā)生,但是不顧圖紙質量盲目快速出圖,必然會影響到工程質量。
結構設計博大精深,許多專門從事結構設計的年輕設計師也未必精通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等常見的結構體系。當然,沒精通未必代表項目就有質量問題,你會不會沒事,YJK和PKPM會告訴你哪里錯了。另外,施工圖完成后,還有專負、審核、審圖等老司機進行把關,一般不會出現(xiàn)嚴重的設計失誤。
結構設計師沒搞懂,裝配式建筑深化設計師搞懂了么?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但不能覺得裝配式深化設計難度沒有結構專業(yè)大,就覺得搞深化設計的水平不行,我想說的是深化設計師里有20%的人還是具備相當?shù)慕Y構設計知識的,有的原本就從事了多年的結構設計。而剩下的那80%,就要仔細審視一下了。
我們的深化設計師朋友可以問問自己,在深化之前是否搞清楚了規(guī)范、圖集的要求?還是不問三七二十一別人讓怎么干就怎么干?拆分方案是否合理、對結構的承載力和抗震性能有何影響?最重要的節(jié)點連接處,鋼筋錨固是否合理?構件歸并的時候,是否所有的鋼筋都按大的取就一定安全?自己是否“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如果你這幾個問題已經了然于心,那你就是一位合格的深化設計師,如果不是,說明你在專業(yè)知識和工程經驗上還需要提高。
也許有人并不這么認為,心里想著我何必花時間去搞懂那些看著就有些頭暈的結構知識,只要參考成熟的項目做法就好了。在工作過程中沒有解決問題的意識、在工作之余又沒有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久而久之就淪為了一個畫圖的機器,毫無價值可言。而機器是可以被取代的,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xiàn)了像PKPM這樣的軟件公司開發(fā)的裝配式建筑深化設計軟件,交互式的操作過程,建模完成后、按照一定規(guī)則設置即可自動出圖,請問還要你一個機器做什么?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軟件功能會越來越完善,提高深化設計效率?,F(xiàn)在有很多主體設計單位,在施工圖送審階段完全可以自己完成拆分方案的設計。從拆分方案的合理性上來看,結構設計師拆分要比深化設計師更合理,將來也是一種趨勢,結構設計師要想做好拆分方案,需要對預制構件的生產工藝、運輸、吊裝安裝過程加強了解。
拆分方案和節(jié)點做法一旦確定,剩下的構件深化圖,其實就是個重復勞動的過程,完全可以由計算機完成。由于深化設計門檻不高,從事深化設計的設計團隊也在逐漸壯大,市場也將逐漸趨于飽和。而今年的現(xiàn)狀是,春節(jié)復工以來很多設計院沒有那么多活了,這些原因都將導致對深化設計師的需求降低,那些只會建模出圖、缺乏專業(yè)知識的人只能面臨被淘汰的困境。
目前裝配式建筑深化費用高于結構設計,從事深化設計的設計師拿到手的收入高于傳統(tǒng)結構設計師的收入,以目前國家的政策來看,建筑工業(yè)化的趨勢不會出現(xiàn)反復,但是深化設計師還做不到高枕無憂,傳統(tǒng)的結構設計師“喝湯已久”,隨著軟件功能的完善,結構設計師完全能在做完結構施工圖之余,順手把深化設計這塊“肉”給吃掉。反過來講,深化設計門檻低,在這個不斷變化的社會大環(huán)境里,深化設計師在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也要具備相應的結構專業(yè)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居安思危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