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槽想追求更好的工作待遇,跳槽后卻發(fā)現(xiàn)事與愿違,怎么感覺比前一份工作還差,與預期不同而后悔,該怎么辦?筑招網(wǎng)資深人事提供4個方向,從跳槽及職涯規(guī)劃思考去留,但工作想越換越好,其實操之在己!
?
本文目錄
薪資待遇事實不如預期
工作內容不符
工作繁雜無人交接又前途茫茫
新公司狀況沒有比舊公司好
新工作與預期不符,該撐多久才不會下次求職時被質疑?
面試時判斷企業(yè)是否重視員工
?
常聽到有人會說:
早知道我就不離開原來的公司了,唉,千金難買早知道…
通常人資在面試時會問,為何想離開目前的公司?得到的理由不外乎是薪資福利、升遷、主管管理風格及職涯規(guī)劃等等。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問題,人事希望透過這個問題了解,如果招募你入職,可能因為哪些原因待不住,能以什么誘因激勵你留下,同時判斷你的離職原因是否合理,還是無病呻吟或另有隱情。
面試的你也應該借機再想想,為何要換工作?覺得下一份工作會比目前好?或是想避免自己在新工作上再次遇到同樣的問題。
很多時候在面試的過程中,雙方談得非常契合,工作也近乎是自己所想像的,但是一旦到職后才發(fā)現(xiàn),哇!與自己預期的工作不一樣,這時候開始后悔,但是都進來了,怎么辦呢?該硬撐還是快刀斬亂麻?筑招網(wǎng)建議從4個方向思考:
?
1. 薪資待遇事實不如預期
雖然新工作年薪和月薪較高,但加班超時工作比以前頻繁,工時變長,薪資增加變成假象。這時建議統(tǒng)計差異多少小時,如果公司違法應適時申訴,如果是責任制的職級,就要與主管反應,看到這里很多人會說,那萬一主管翻臉,或是影響自己的試用期怎么辦?其實,你不如反過來想,企業(yè)如果違法,你還愿意繼續(xù)待下去嗎?企業(yè)正在忽視你的權益,你還愿意繼續(xù)效命嗎?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為何要擔心,況且當初為了追求更高的薪資才跳槽,如此一來換工作的目的豈不是消失了。
?
2. 工作內容不符
分兩個方向來說:在面試過程中,你真的了解對方說明的工作內容和范疇嗎?如果答案是了解,那你的認知和共識是否一樣,差在哪里?舉例:面試時說由你負責招募作業(yè),因為人手不足,所以要你協(xié)助最基本的工作,這樣的說法,大家應該都可以了解工作內容吧?
但實際到職后,從發(fā)布職位、邀約面試、送茶水給面試者、核對面試者資料,都由你一手包辦,爭議便產生,怎說呢?邀約人員面試是最基本的工作,怎連面試者來公司都要你送茶水,這是總機工作還是人事工作?上述就是我所謂的認知和共識不同。
說到工作內容,只有面試者自身能確認是否不符,最后自問能否接受這樣的工作內容,一般而言「工作內容的認知和共識有落差」最容易成為隱形的離職原因,建議應該要與主管溝通或是再次確認,自己也要思考如果這樣狀況下,真的只有離開嗎?還是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來改善或是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
?
3. 工作繁雜無人交接又前途茫茫
很多人在面談時,遇到人事或主管說「這里過去沒有建立制度或是招募不順,位子懸空很久,因此百廢待舉」,通常面試者會說「沒關系,我會好好的做,讓所有事情上軌道」,結果一上任,發(fā)現(xiàn)要資料沒資料,也沒人可問,但是其他單位知道該職缺補人了,就把以前的爛帳或是先兼任的工作,通通丟出來,此時剛上任的你,一顆頭抱著燒,只能求神問卜問前程。
當機立斷決定離職的很多,但少數(shù)的人則視為一種機會,如果可以做出一點成績,繼續(xù)往上加薪或是升遷指日可待,不可不說的這也是一種賭注,也會有努力做,卻沒被重視的機率發(fā)生。
?
4. 新公司狀況沒有比舊公司好
因為仰慕新公司的名氣或品牌,擠破頭進去,到職后了解公司內部狀況,才發(fā)現(xiàn)沒比前公司好,這時又會后悔了。我建議想想,如果薪資待遇差不多,工作內容也差不多,新公司的名氣、品牌比前公司好,那就繼續(xù)做下去,把新公司當作一個跳板,幫助自己的下一份工作或是職位作加分,所以不用急著要走。
?
新工作與預期不符,該撐多久才不會下次求職時被質疑?
其實答案很簡單,如果一進新公司就想離職,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或無法調整心態(tài),那就當機立斷,快刀斬亂麻吧!千萬不要拖泥帶水,年資一年這種不長不短的時間反易被質疑,為何不提早走或是怎不繼續(xù)待,當然若有經濟壓力就另當別論。
有些人習慣每一兩年就想換工作,說不出換工作的具體原因,因為每份工作年資不長,在面試過程中對于工作描述不夠深入扎實,相關經驗也不豐富,結果則是換來換去但薪資無法大幅度成長,工作內容也都差不多,所以換來換去反而越換越糟。
通常一份工作2-3年才算是熟悉工作,4-5年則是在工作上有所突破,5年以后如果工作都沒有突破或調整,可能是你對工作倦怠或遇到瓶頸,建議可以去充電或爭取輪調,我不建議馬上轉換工作,最后如果都沒進展,也缺乏動機或誘因,屆時再考慮轉換工作。
現(xiàn)在找工作的渠道比以前多,除了一般的建筑人才網(wǎng)外,還有獵頭或是社交經營個人品牌、同業(yè)同行幫忙內部推薦等等。薪資談法建議用年薪,包含的薪資內容比較多,加班費、津貼、紅利、獎金通通都包進去,用月薪談較易忽略:加班費、獎金、紅利等等,有時月薪看似比以前好,但是工作條件改變,加上獎金紅利計算方式不同,福利不一樣,所以新工作實際上沒有加到薪反而是減薪了。
?
面試時判斷企業(yè)是否重視員工
最后提醒想跳槽的朋友,在面試的過程中,很多地方可以窺見這家企業(yè)狀態(tài)以及是否有違法行事,必須多加考量,比如過程中告知,加班只能補休不能請加班費,或是只能申報在法定工作時數(shù)內,超過不算。要求你提供前公司作品檔案或是面試時打探你前公司商業(yè)機密等等,像這樣的公司罔顧商業(yè)道德,大概也不會重視勞工權益及珍惜人才,也別期待在這里有所成長。
工作要能越換越好,其實還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你對于前一份工作的掌握度,相關經驗的豐富度,以及對自己的未來規(guī)劃和期許,還有面對自己目前狀況的突破和想法,都是企業(yè)面試時會去評量的,另外找工作不要強求,只是為了這個公司的名氣、品牌,反而犧牲了自己的價值和成長,這是不值得的。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