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畢業(yè)季、換工作高峰期,大量工程人奔向各類“路橋公司”的招聘啟事,但真正入職后才發(fā)現(xiàn),不少看似靠譜的崗位,實則套路重重、坑多難防。尤其是路橋行業(yè),項目周期長、流動性強,一些企業(yè)在用工上做足“文章”,讓不少人吃了啞巴虧。
?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幾個路橋公司招聘中常見的套路陷阱,幫你在求職過程中提高警惕,避免踩雷。
?
1. 項目掛名,實際無崗
有些公司在招聘簡章里寫得非常漂亮,“重點項目、國家工程、常駐崗”,結果進公司才發(fā)現(xiàn),其實只是拿你去掛項目資質或應付檢查。不僅沒有工作安排,甚至連項目在哪都不清楚,更別提合同與薪資保障。
?
避坑建議:務必確認崗位是否真實落地,可以通過“項目名稱+中標單位”自行查驗招投標平臺信息,或詢問是否能與項目負責人溝通。
?
2. 不簽正式合同,拖延試用期
某些單位招人上崗快,但合同遲遲不簽,試用期口頭承諾3個月,實際一拖再拖,甚至到了項目結束也沒簽。更有甚者,試用期間不給社保、工資打折。
?
避坑建議:一律要求簽署正規(guī)勞動合同并加蓋公司公章,口頭承諾不能當真。試用期條款、社保起繳時間、試用薪資要寫清楚。
?
3. 多地流轉、不給報銷
“全國項目、隨時調動”在路橋行業(yè)司空見慣,但有些公司明知崗在偏遠地區(qū),不提前告知,甚至到崗后要求“先墊差旅,項目部到時候報”。結果項目不啟動、項目部推諉,費用就成了個人買單。
?
避坑建議:出發(fā)前確認工作地點和差旅報銷流程,是否提供車票、住宿憑證報銷制度,是否有日補等。
?
4. 薪資不透明,績效占大頭
招聘信息中寫“綜合薪資15K+”,但等真正入職才發(fā)現(xiàn):基本工資只有五六千,其余全靠考核績效、工程節(jié)點提成、甲方驗收獎金等“浮動部分”。一旦項目延期、或驗收卡頓,收入就大打折扣。
避坑建議:明確詢問“基本工資+績效結構”,要求在Offer或合同中寫明發(fā)放時間與標準,避免純靠口頭。
?
5. 臨時團隊,干完即走
有些項目型公司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臨時組隊模式,項目干完即解散,根本沒有穩(wěn)定編制。有些甚至“項目完了工資拖兩月”,再也聯(lián)系不上原項目負責人。
避坑建議:如果是項目合同制,要確認是否有項目結束后的轉崗安排或賠償機制,尤其注意合同是否包含“項目完成即自然解除勞動關系”這類條款。
?
6. 要求帶證上崗,不給補貼
不少路橋企業(yè)打著“注冊工程師優(yōu)先”“持證上崗”的旗號招聘,但真正入職后,不僅不辦理注冊,還不提證書費用補貼,反而利用你的資質做備案或投標,白白占用了資源。
避坑建議:如果對方明確要求持證,要先問清是否辦理注冊,是否有年補貼,是否單獨簽署使用協(xié)議。
?
路橋行業(yè)雖然仍是工程類的重要分支,但也因為流動性高、項目制特性明顯,導致招聘市場亂象較多。求職時切記:
1.眼見不一定為實,合同為準
2.項目越大,越要問清楚是哪個單位負責執(zhí)行
3.入職前先查“公司名稱+項目名稱+欠薪”關鍵詞,網(wǎng)上自有真相
?
工作可以換,坑可不能踩。如果你近期在看路橋崗,有不確定的崗位信息,也可以發(fā)給我?guī)湍憧纯词欠窨孔V。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